情绪是人们内心深处的一种表达方式,人们所表现出来的情绪都代表着某种心理需求。这些心理需求可能是我们自身的需要,也可能是来自于我们周围的环境和他人的需求。
情绪是送信人,每一封信都来自于我们的内心。如果你好好地收下这个信息,理解并应对好这封信,送信人就会走了。相反,如果你关门不接待这个送信人,他就会一次次的不请自来,就像一个送快递的:如果你没收到,他就得—趟趟的送。
越大的情绪,包含着越大、越重要的信息,如果你不接受、不解读,它就会反复出现提醒我们看见。因为这封信里,包含着我们内心的重要需求。
一、四种情绪背后的需求
1、压抑,让你获得安全
当我们遇到难捱的情况,我们时常会忍一忍,虽然我们觉得当时有压抑,但至少当时你获得了安全:在你没有能力或者准备去应对那个冲突时,压抑保护不了你。每一个压抑都避免了一次我们暂时不愿意去面对的冲突。压抑让我们退回到自己的空间内,让我们得以喘息和休憩。
2、愤怒,包含着自尊自重的力量
说到愤怒,很多人会觉得可怕、令人害怕和抗拒。实际上愤怒只是一个情绪而已,它和其他所有的情绪一样。会让我们害怕的,是表达愤怒的这个人,所附带的其他破坏性的行为和能量。
怒本身只是种情绪,它并不是一定要暴力或者极端表达。愤怒里包含着力量和自尊自重。当你不断的退缩和被侵犯界限,你很难不愤怒。
3、嫉妒,告诉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嫉妒告诉你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以及多么想要。对自己进行细细的观察:你会发现自己的内心有很多的饥饿,尤其是童年时的完全无助的饥饿。嫉妒来源于我们想要却暂时还没有的东西,或者自己觉得不屑、但有没能获得的东西。简而言之:嫉妒就是我们没能看见、回避和逃避的内在需要。
4、悲伤,包含着疗煎与安慰
通常我们在经历着悲伤的时候我们会做什么?疗伤、独处、与自己待在—起、求助或者自怜、整个人没有力量,也没空思考其他的。
5、无聊,孕育着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无聊甚至是珍贵的,如果你不急着把它赶走的话。青少年是很容易感到无聊的,此前太小不能够,此后麻木习惯。所以青春期时的无聊感,是—个被包裹的灯笼。如果他不急着跑出屋外,他会发现包裹中的光,而那是他接触自己此生原本使命的良机。
二、如何应对这5种情绪?
1、学会觉察和区分
觉察和区分过去(童年)那些"不得不"的压抑,你需要明白——我现在已经成年了,我真的还需要这样吗?现在我的力量与能力,比过去的自己大几十倍。我已经有能力去改变,有能力真实的表达自己了。
2、学会表达真实的自己
学习在每—次情绪升起的时候合理的表达真实的自己,合理的表达愤怒,而不是去压抑愤怒。压抑愤怒才会造成无法控制的后果和令人害怕的状况。愤怒中蕴含的是力量,你怎么用这个力量是你的选择。实际上悲剧和灾祸不是因为愤怒而生,而是因为你愤怒中的力量的偏差使用而生。
3、学会接纳自己
先接纳自己这里是饥饿的,然后如果真的很想要,那就去努力,如果自己不想要,那就彻底的把它放下。虽然自我检查内在需求并不是—条轻易的路,但这是—条通往爱和希望的路。而让我们难受的嫉妒,正是提醒我们看见需要的信号灯。
4、学会倾听和陪伴
不要去劝说一个正在悲伤中的人尽快走出悲伤。陪着他,倾听他。对他说:如果你难过就尽情的哭出来。看着他哭个够,就是对他最好的安慰和爱。每个人都需要时间和时机来整理、面对自己的内在。悲伤的尽头是接纳与转化。一个人若能明白悲伤背后蕴藏着的巨大礼物,那悲伤的使命就完成了,他也会越来越不容易产生悲伤了。
5、学习行动起来
无聊或者感觉没劲,那都证明自己现在的生活、或者自己的现状并不是自己想要的,或者不是自己适合的。人生最重要的并不是动起来,动起来和忙起来很容易;重要的是能够静下来。如果我们能够在无聊出现的时候,不回避、不逃避,不急于摆脱这种感觉,与自己内在的感觉见个面,那么你就会在里面探寻到生命真正的意义以及自己的真正需要。
没有不好的情绪,只有不被尊重的情绪。
没有可怕的情绪,只有缺乏了解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