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15:00,重庆大学人文艺术学院教授,重庆翻译家协会会长,诗人、文化学者杜承南主讲的茶竹书院名师讲坛第43讲“一枝独秀的文苑奇葩——特立独行的张爱玲”在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六教111教室隆重举行。学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章锋云,学生处人文素质教研室副主任余璞以及李文维、刘书瑜等老师出席了此次讲座。讲座由章锋云主持。
讲座伊始,杜承南教授面带慈祥的微笑,以一句“Hello everyone,long time to see you again”流利的英语向同学们问候,拉开了讲座的序幕;随之串讲各大文学家,如林徽因、杨绛、谢冰心等杰出文人才女的生平事迹,与张爱玲不凡的一生相较之,把同学们引入浩瀚的文学殿堂,开启一次奇妙的文学之旅。
《一生传奇——张爱玲》
奇才天度叹薄命,深陷坎坷两段情;
轻挥生花如翼笔,朱迹满纸碧连城。
杜教授自撰诗一首生动地描述了张爱玲生平的爱恨情仇以及她的文学创作。诗中第一句叹张爱玲红颜命薄,随后怜其两段倾城之恋;后两句是对张爱玲文学创作的高度评价。张爱玲虽出身名门,早年却父母离异,缺乏家庭温暖,后随父亲与继母生活,度过苦涩童年,也因此使她悲天悯人,却又沉默寡语;通晓人情,却又我行我素。
在张爱玲著作风格及解读上,杜教授给同学们细细分析了其代表作《红玫瑰与白玫瑰》中一段经典的描述来解析她的作品弥漫的悲剧色彩,以及反映在腐朽文化、情感压抑下的人性的扭曲、畸形。张爱玲的写作技巧是在中国古典文学基础上,借鉴了西方的心理分析和暗示等技巧;喜欢用参差对照表现人生,文笔冷艳、雅俗并存;注重对细节的描述来表达主题。
在讲座最后,现场观众就中国文学的传承、张爱玲的情感脉络⒅泄А⒄苎业然⑽�,杜教授就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谦虚谨慎而又不失幽默风趣的一一解答。杜教授最后总结道,张爱玲倾世才华使她在中国文学史上拥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她塑造出的一个又一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一部又一部妙笔生花的作品,打动了千千万万读者的心。其作品的独到之处,文笔之美,形象之奇,比喻之贴切,也值得在座的后生写作学习借鉴,但是看待问题要全面,写作手法要中西参考,不能抱残守缺,要学会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只有这样,我们的中国文学才能发扬光大。(学生通讯社 彭靖贻 叶晗/文 余江燕/图 )